背景,直面需求和烦恼!

研途发展至今,拥有上百万的注册用户量和上百家分销商,在运营,品牌等部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针对展示页,宣传页,活动页等场景的需求是高频的(即使受开发工期限制,每月仍有5-8个新页面需求),此类需求是定制化的,目前的开发流程是响应每一个单独的需求,重复性的对相同/相似功能模块,数据配置进行开发。每一次都从头开始(虽然大多代码也是复制粘贴),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尽可能还原设计,但是相对工期长,开发资源长期占用,甚至有重复造轮子的现象,因为每次是独立响应需求,也无法更深入的打磨比较通用的功能模块,并且只能开发人员手动组合编排这些模块和接口,是一种纯代码(ProCode)开发的方式。

为了改善这种高频的展示页,宣传页,活动页(以下统称落地页)的需求,研途在2012年上半年开发并上线了天擎系统(中间暂停几个月,下半年又新增了抽奖等组件)。该系统结合实际业务需求,前后上线了广告模块,抽奖组件,产品组件等8个可自由编排配置的功能组件/模块。给需求方提供自定义落地页的可能性,即使没有任何开发经验的运营人员也可以以拖拽配置的形式快速进行落地页面的设计(开发)上线,算是初尝低代码(LowCode)开发。

天擎系统目前的发展方向是结合业务需求,逐步增加新的组件/模块,逐步增强生产能力,在可预期的时间内,达到完全可用的程度。目前也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ToC的落地页需求,但是因为产品没有专人系统性统筹规划,开发人员需要从头设计手搓每一个组件和配置,调试渲染。难免会出现组件数量太少,自定义配置项不够,组件产出较慢,开发工期较长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天擎暂时无法真正取代每月落地页开发的主要原因。

每月的落地页需求是持续存在的,明年,我们计划以更灵活的H5嵌入的形式进行APP楼层管理;OMO部门主要需求之一,是希望提供一个工具库为分销商的产品宣传,线索绑定,品牌运营等场景赋能,如分销商可以创建属于自己的商铺页面,可以锁客的活动页面等;我们甚至可以打开格局,品牌,行政,人事等部门也会有许多类似看板展示信息登记策划宣传的工具类需求,当然可以用第三方,随着研途平台的成长和壮大,官方出品自然更能彰显教育科技公司的定位。

通用语言,低代码(平台)到底是啥?

“低代码”这个概念,Forrester Research 在2014年提出比较清晰的概念性定义:能够以最少的手写代码和设置快速开发应用、配置和部署应用程序。

它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在我们说低代码的时候,是相对于全代码(ProCode), 无代码(NoCode)和智能代码(AICode)的,字面意义就是,使用更低(少)的代码量完成需求。从写代码角度简单的理解就是不重复造轮子,复用代码块,只写必要的(更少的)代码。

其实也不能单单从写代码的角度这么理解,因为这样,好像NoCode会更先进,更高级一些,LowCode就像是过渡方案一样,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代码量的多少,只是单纯的从开发这一个角度分析,在面对实际的各种需求场景时,低代码(平台)有它不可取代的适用场景。并不是代码越少越好。因为代码量越少,相对可配置,自定义程度就越低,通用性就越高,越通用的东西,越无法满足更精细,更深入的需求场景。低代码是在满足一定复用性的同时,也能满足一些深度自定义的需求。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更好的方式。

传统的开发流程是:业务需求-》产品设计-〉开发人员在代码编辑器(IDE)里用一行行字符(代码)开发-》测试-〉部署服务。有新的需求或更新,需要重复这个过程。

低代码的开发方式会大大压缩这个过程,它是一种DTC(design to code) 的概念,即设计人员可直接将想法通过拖拽组合,配置的形式,自动转化成可以部署的代码,这里的设计人员可以是懂程序设计的开发者,也可以直接是需求方,会大大缩短项目的开发周期,减少开发成本,除此之外,低代码(平台)也可以跟其他业务系统,第三方平台产生数据连接,甚至开放接口供调用。

以下是艾瑞咨询在《2021低代码平台研究报告》中指出的低代码(平台)能够有的产品能力:

Untitled

Powered by Fruition